優格的存在已經有數個世紀,主要是經由牛奶發酵而成。相對於牛奶優格,豆漿優格是近數十年來才在市場上推出,不過相較於牛奶優格,豆漿優格的營養成分一點也不遜於牛奶優格,更重要的豆漿優格有比牛奶優格更少的缺點與更多的保健功效。
豆漿與牛奶一般成分
大豆優格是以豆漿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而成的發酵產品;牛奶優格是以鮮奶或奶粉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而成的發酵產品。不論是豆漿或牛奶,兩者都富含優質蛋白質,因此可為乳酸菌繁殖利用。
每100g重 | 豆奶 | 牛奶 |
熱量(kcal) | 46 | 60 |
水份(g) | 90.8 | 88.4 |
粗蛋白(g) | 3.6 | 2.9 |
粗脂肪(g) | 2 | 3.3 |
碳水化合物(g) | 2.9 | 4.5 |
粗纖維(g) | 0.2 | 0 |
膽固醇(mg) | 0 | 280~300 |

豆漿優格做法
與牛奶優格作法一樣,豆漿優格的作法很簡單,你需要的原料只有兩種,一是豆漿、一是菌粉。
豆漿選擇無糖或有糖都可以,通常有糖的成功機率較大,因為菌粉中乳酸菌多少需要碳水化合物作為營養源;不過,這也要看你選擇的菌株發酵能力,有些菌株在低碳水化合物的環境下也可以生長得很好。
菌株可以用市面上購買的菌粉,或直接購買超市架上的有活菌的發酵乳或優格。
如果使用菌粉,你可以參考包裝上標示的添加量來使用;如果使用市售發酵乳或優格,添加量約豆漿4~6%即可。
然後將接種後的豆漿加蓋密閉,靜置合適的溫度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有如豆花、豆腐般的豆漿優格可以享用。
乳酸菌可以生長的溫度在4~45℃間,因此豆漿優格形成的合適溫度也是要在這區間。在這區間帶,溫度愈高乳酸菌生長愈快,形成豆漿優格也就愈快;反之,溫度愈低,形成豆漿優格凝乳的時間也就愈久。
通常,在40℃,凝乳的時間約5~6小時,而在10℃時,都將優格凝乳時間可能到12小時,或者更長。

豆漿優格失敗的原因
豆漿優格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沒有其他,就是雜菌汙染。
只要把握在發酵過程中不受雜菌汙染的原則,你豆漿優格一定不會失敗。
雜菌的來源,可能是豆漿、菌粉,也可能是你使用器具,例如煮鍋、湯匙、裝填容器….等,把器具洗淨、消毒,並注意不要再次汙染,你豆漿優格一定會成功。
購買超市包裝豆漿作為豆漿優格的發酵基質,並直接在包裝內發酵成豆漿優格,是簡單又容易成功的方法。因為商業包裝的豆漿雜菌數很低,詳細操作方法可以參考自製豆漿優格(純素優格)超簡單!小學生都會的方法!
豆漿優格比牛奶優格更好的原因
原因一:無牛奶原料的缺點
1. 乳糖
牛奶含有乳糖,對所謂乳糖不耐症患者,飲用時會有腹瀉情形。
2. 荷爾蒙與抗生素
牛奶含有人造荷爾蒙和抗生素等有害物質之疑慮。
3.脂肪酸組成
豆漿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牛奶中則為飽和脂肪酸。
4. 膽固醇
牛奶中含有膽固醇,而豆漿中無膽固醇。

了解動物性優格的更多缺點,可以再看你不能不知道,豆乳優格比牛乳優格更好
原因二:豆漿中特有的機能性成分
豆漿中含有可溶性植物纖維、皂酐(saponin)、卵磷脂(lecithin)、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膽鹼(choline)等機能性成分,這些機能性成分都經過證明對人體生理有不同保健作用。

原因三:豆漿中含有益生元
豆漿中含有三醣、四醣等寡醣類,異於牛奶的乳糖;這些寡醣類對人體腸道中的有益菌如對雙歧桿菌的增殖更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原因四:豆漿優格中特有的機能性
豆漿優格中含有小分子胜肽、胺基酸、GABA、ACE、去醣基異黃酮、短鏈脂肪酸、有機鈣等機能性成分,且這些機能性成分是一般優格中沒有的。
想了解更多豆漿優格對人體的好處,可參考豆漿優格比一般優格營養嗎?完全解密豆乳優格的神奇功效。
原因五:蛋白質平衡觀點
豆漿中的植物蛋白,其氨基酸組成異於牛奶,從營養觀點,同時攝取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可平衡人體所需之營養成分。
原因六:節能減碳、樂活環保
豆漿優格比牛奶優格更能落實節能減碳、樂活環保的生活理念。

豆漿優格的缺點-豆漿優格味道
雖然豆漿優格的優點很多,但台灣絕大部分的的優格均以牛奶為原料,少數會採用黃豆發酵,主要的原因為豆漿優格豆腥味中,接受度有限。
然而豆漿優格一定會有豆酸味?當然不是!
豆漿優格的原料是豆乳與發酵菌株;而去除豆酸味的關鍵,重點也是這兩個,一為豆乳,一為乳酸菌。
要了解更多,可參考豆乳優格很可怕?!2個關鍵破除你既有迷思!
事實上,目前已有無豆腥味之豆漿優格產品推出,同時滿足消費者美味與健康等兩者兼顧的需求。

豆漿優格的食用
豆漿優格除了直接食用外,也可以搭配蜂蜜、燕麥、堅果、果醬或各式水果等配料一同食用,營養完整又飽足感,讓生活變得更美味、健康與順暢。
歡迎到我們的網站了解更多豆漿優格的知識,並獲取50元購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