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菌粉、不需優格機,自製豆漿優格(純素優格)超簡單!小學生都會的方法!

不需菌粉、不需優格機,自製豆漿優格超簡單

在家自製豆漿優格(豆奶優格)並不困難。

正確的說,自製所有優格,包括牛奶優格都不困難。

只要照下面方法,你一定會成功!

更重要的是,這方法相當簡單,完全不需菌粉,不需優格機,連小學生都會。

這文章分為兩部分,如果你只要學習如何做優格,可以只看前面DIY的操作步驟即可。

文章後半部,我儘量以簡單的方式,來解釋整個操作步驟中設計的巧思。

如果了解這些並且融會貫通,你可發揮更多創意與想像力,以自己的方式製造各式各樣的優格,甚或其它的發酵產品。

如何自製豆漿優格?

1.材料

冷藏936ml紙盒包裝的豆漿(無糖或有糖均可)一罐,及活菌優酪乳(小,約200ml)一瓶。

2.操作步驟

1.打開豆漿紙盒,倒出約三分之一量的豆漿於煮鍋中。

2.一邊加熱豆漿一邊攪拌,煮至豆漿冒泡,接近沸騰狀態(此時豆漿溫度約80~90℃)。

3.將煮過的豆漿再重新倒入豆漿盒中,緊密豆漿紙盒蓋,搖晃均勻

4.倒出少許豆漿,確認溫度略高於體溫(此時豆漿溫度約38~48℃)

5.倒入約3~5%豆漿量(約30~50ml)的優酪乳於紙盒內,緊密紙盒蓋,搖晃均勻

6.以夾子將豆漿紙盒開口夾住,置於室溫下,直至凝乳即為豆漿優格。

(凝乳時間,可於上班前製造,下班後即會凝乳,或前一晚製造至隔日睡醒後,即有豆漿優格可以食用)

3.自製豆漿優格的保存

完成後的豆漿優格應放於冷藏庫,約可保存14天。


下面文章後半部,在解釋整個操作步驟原理。

豆漿優格失敗的原因

優格(不論牛奶優格還是豆漿優格),會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而且僅只有這一個!

那就是雜菌汙染!

微生物發酵過程(不僅優格,其他發酵產品都一樣),就是不同微生物間生存的戰爭!

而且這種微生物競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贏者全拿!

也就是競爭的贏者(優勢菌株),會更促進同菌株的生長,並抑制其他弱勢菌株的生存機會(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人類很久以前就知道這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奧妙,並應用於各種發酵食品中。

在以往未有冰箱的年代,這方法減少雜菌的汙染風險,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回到豆漿優格的發酵。

豆漿優格要成功,就是讓乳酸菌成為優勢菌株,並成功壓抑其他雜菌的生長。

實際操作細節,就是先降低發酵前基質中的雜菌菌數,使接種後乳酸菌數量立即遠大於雜菌數。

這是發酵成功的第一步。

再來的第二步,將基質置放於乳酸菌適合生長的條件。

使乳酸菌的生長速率,大於其他雜菌生長速率;如此,就可以保證豆漿優格發酵成功。

而上面自製豆漿優格操作步驟的設計,都是在達到這兩個目的。

成功自製豆漿優格方法的設計

1.以包裝豆漿的紙盒為發酵容器

直接以紙盒為發酵容器,是因包裝豆漿出廠時,都經過商業殺菌。

商業殺菌降低豆漿基質與發酵容器(紙盒)雜菌初始菌數,使後續加入發酵乳後,保證發酵起點時,乳酸菌數遠大於雜菌數。

2.加熱1/3豆漿後再倒回紙盒

當過爸媽的,都知道沖泡奶粉時如何測試溫度是否適合。

適合嬰兒飲用的溫度,正好是乳酸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度(38~48℃)。

太低,乳酸菌生長緩慢;太高,乳酸菌死亡。

冷藏豆漿溫度約7~8℃,乳酸菌生長緩慢。

倒出約1/3量豆漿加熱至80~90℃後,再倒回混合,可讓豆漿回溫至適合乳酸菌生長的溫度。

你可以倒出品嘗溫度,或滴一些在手脘處,此溫度約應略高於體溫。就如你沖泡奶粉時的測試方法一樣。

當然要讓豆漿回溫的方法很多。

但加熱至80~90℃,同時也對加熱的鍋具與用具消毒,因此只要鍋具、用具是乾淨的,這保證你倒回的豆漿也不會有雜菌汙染。

3.加入約5%豆漿量的優酪乳

一般商業殺菌後,總生數每CC在100個(10的二次方)以下,而發酵乳中乳酸菌每CC在1億個(10的八次方)以上。

加入豆漿量5%,此時豆漿中乳酸菌約10的六次方。這遠大於雜菌菌數,兩者有10的四次方差距,即相差10000倍。

當然,也可以用菌粉代替發酵乳;只要確認菌粉中乳酸菌活性足夠即可。

4.置放在室溫下,不需長期保溫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呈現S型。剛開始幾小時內會急遽快速成長,然後生長速度會愈趨緩慢。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呈現S型。剛開始幾小時內會急遽快速成長,然後生長速度會愈趨緩慢。

上述調溫的方式,前1~2小時豆漿溫度仍會維持微溫狀態。

這段乳菌最適宜生長溫度的時間維持,以足夠乳酸菌急遽生長,並形成優勢菌權的態勢。

當乳酸菌形成優勢菌群後,優格的製造已非常不容易失敗了。

以台灣亞熱帶氣候,室溫約為20幾度;即使是冬天,也很少低於7度。

這些溫度,乳酸菌也都可以生長。只是溫度愈低,發酵形成優格的時間就需愈久而已。

通常夏天約5~7小時,冬天約7~9小時,就會凝乳形成優格。

靜置、發酵時間過久,不會影響豆漿優格的形成,只是會因乳酸菌持續產酸,造成產品風味更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