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黃酮是常見的植物二級代謝物,目的在幫助植株本身抵禦病蟲害侵襲。
由於化學結構類似雌激素,且有強力捕捉自由氧的能力,因此異黃酮也具有許多對於人體健康有益的生理功效。
▋大豆異黃酮
很多植物都含有異黃酮,但黃豆的含量特別多。
大豆異黃酮於黃豆中含量約0.2~0.4%,尤其在胚軸的含量最高,可達2.4%。
從植物演化與生存的角度,很好理解。
種子休眠時,種皮能保護種子。
但種子發芽時,胚軸突破種皮,此時保護力差,容易受到外界侵襲。
植物藉由異黃酮這類的二級代謝物,抵禦病蟲害與微生物的傷害。
異黃酮這種極具生理功能的特性,在人體內,同樣也有很多保健功效。
▋豆漿優格中乳酸菌的去醣基化
大豆異黃酮可分為兩類:含醣基異黃酮與去醣基異黃酮。
人體無法直接吸收含醣基異黃酮,只能吸收去醣基異黃酮。
但大豆中異黃酮,97%都是含醣基異黃酮。
與人類不同,很多微生物有將含醣基異黃酮去醣基化,轉變成去醣基異黃酮的能力。
所以發酵豆製品中,包括醬油、味增、納豆等,都富含去醣基異黃酮。
以豆漿優格中乳酸菌為例,依菌株種類不同,研究發現,能提高5~20倍去醣基異黃酮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