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純素優格菌粉的定義,少部分素食消費者有誤區,認為
一、菌粉來源必須不能是動物性來源
二、菌粉放大培養的過程中,不能有任何動物性成分。
先說結論,第一項定義有些問題,第二項定義基本上為大家對素食菌株定義的共識。
1.菌粉來源必須是動物性來源
下表為國內最大菌種中心菌株資料,此菌株為乳酸桿菌,是常見於發酵乳中的菌株。
表中有菌株的來源資料,這些來源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動物。所以來源是植物性就是素食菌株,來源是動物性就是非素食菌株?
當然不是。所謂菌株來源,是第一個發現此菌株的人,是從哪裡分離純化而來的。
微生物到處都可以生長,只要有足夠營養源(即所謂的碳(C)源與氮(N)源),微生物才不管食物來源是素的或葷的。
分離自動物性的菌株,當遷移或飄落於植物性營養源,它就會在植物上生長,所以在植物體上也有機會會分離出同株菌株。
同樣的,從植物性營養源分離、命名的菌株(即菌株來源是植物來源),也有機會在動物體上發現。
再次強調,微生物並不會受限食物來源是動物性或植物性,只要營養源足夠,它就會繁殖生長。就跟人一樣,不管葷食或素食,只要營養源足夠,都能健康成長。
所以從茶葉分離的菌株,有沒有可能在動物體表發現,當然有可能!
2.菌粉放大培養過程中使用植物性培養基
從純化的菌株到投入發酵、生產前,純化的菌株會有放大培養的步驟,此步驟通常在試驗室中進行。
放大培養過程中,會供給菌株豐富營養源,使菌株成級數生長,以保證後續產品發酵時容易成功。
這些營養源有不同的配方,可能是動物性(如肉汁、奶粉等),也可能是純植物性,而使用純植物性的培養基,就是所謂純素菌株。
以國內衛生福利部對素食菌株的標示為例,也是以培養基中有無動物性成分為標準。
歐盟素食標誌V-label(vegan-label)也是同樣標準,不做動物試驗,培養基中不使用動物原料、配方、成品等,菌株即能申請並獲得素食認證。
就如同之前講的,以培養基來來判別菌株是否是全素,在學界與實務界是有共識的,而非菌株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