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的構成單位則是脂肪酸。
短鏈脂肪酸是易揮發脂肪酸,由五個或以下的碳原子組成的脂肪酸。
由於分子小,短鏈脂肪酸能快速被消化道黏膜吸收。
另外,根據研究顯示,短鏈脂肪酸除腸道外,在免疫、血液循環、中樞神經、荷爾蒙調節等系統,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短鏈脂肪酸的好處
短鏈脂肪酸能維持腸道酸鹼平衡,促進鈣和鈉的吸收,使腸道功能更加強健。
短鏈脂肪酸也能幫助腸道微生物的生長。
短鏈脂肪酸,對大腸功能正常運作非常重要,並進而發揮更多人體保健功效。
▋短鏈脂肪酸來源
中鏈脂肪酸與長鏈脂肪酸,是食物中油脂,經消化分解而來。
短鏈脂肪酸則不一樣,不是由食物獲得。
人體獲得短鏈脂肪酸的方式,由腸道中微生物群分解膳食纖維而產生。
短鏈脂肪酸生成,要有益生菌與膳食纖維,這兩個條件。
要維持體內短鏈脂肪酸含量正常,需同時補充膳食纖維與益生菌。
▌膳食纖維
食物中膳食纖維人體無法消化。
但腸道中益生菌可以。
膳食纖維就是一種益生元,是益生菌的肥料,能幫助益生菌生長。
益生菌利用膳食纖維後,產生短鏈脂肪酸,進而讓身體獲得多方面的健康益處。
▌益生菌
增加益生菌的補充,也是提高短鏈脂肪酸的關鍵方法。
豐富益生菌的菌種和數量,能產生更多的短鏈脂肪酸。
▋豆漿優格與短鏈脂肪酸
牛奶優格中只有益生菌。
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纖維。
與牛奶優格不一樣,豆漿優格同時含有益生菌與膳食纖維。
益生菌利用膳食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
膳食纖維與短鏈脂肪酸又是益生元,反過來再幫助益生菌生長。
這就是豆漿優格的神奇之處!
一種正向加成堆疊的善循環,來幫助我們身體更健康!

				
